• 新聞
  • 保山
  • 云南
  • 財經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產品
  • 科技
  • 手機
  • 教育
  • 考試
  • 健康
  • 藥品
  • 旅游
  • 景點
  • 汽車
  • 新車
  • 房產
  • 綜合
  • 地方
  • 娛樂
  • 圖片
  • 施甸縣

    云南施甸:繁殖兩用核不育系水稻的12年“稻”路

    2023-12-18 23:20:23 來源:九龍網綜合 瀏覽次數:

      禾下乘涼不是夢。在施甸縣,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禾下乘涼夢”正照進現實。

      2010年,施甸縣開始繁殖水稻兩用核不育系,到今年已經第12個年頭。12年來,在國家政策、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的支持下,施甸人民齊心協力,將一粒雜交水稻種子逐步做成了一個年產值1000多萬元的產業,讓一方稻田“長”出了中國飯碗。如今,在“水墨施甸”,鄉愁不只是青山綠水,還是雜交水稻制種的千畝沃野。

      一粒種子“制”出奇跡

      深秋時節,風中攜帶著些許涼意,輕輕拂過施甸縣水長鄉的一片被綠色柵欄圍起來的稻田。收割后的稻田寂靜空曠,殘留下的秸稈整齊劃一,行列規矩。稻秸里還夾雜著淡淡的稻香,在空氣中彌漫。不遠處農舍的墻體上便是袁隆平院士置身稻田的油畫,他的親筆題詞“施甸·中國雜交水稻最佳繁殖基地”赫然在上。

    01

      這里是希望的田野,是隆平高科在施甸的繁殖基地,兩系雜交水稻制種的多項科研成果皆出自于此。

      2009年,湖南農業大學陳立云教授利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計算機選擇程序和中國氣象局740個氣象站點50年的氣象資料分析出,施甸縣繁殖的成功率達83%,從而篩選出施甸是全國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的最佳基地。

      2010年,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深入施甸縣水長鄉進行18.6畝兩用核不育系繁殖驗證,獲得了畝產526公斤安全穩產、高產優質的優異科研成績。2011年,進行小面積試驗,以畝產743.8公斤創造了該領域畝產世界紀錄。

    02

      自2011年開始,隆平高科在施甸繁殖Y58S、深08S、隆科638S、廣占63-2S、4001S、繁43S等水稻兩用核不育系3000多畝,所繁種子產量達每畝400至500公斤。

      2017年12月12日,袁隆平院士親筆為施甸題詞“中國雜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9年6月,施甸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

      12年來,施甸縣累計繁殖水稻兩用核不育系品種197個,面積2.4萬畝,總產量856萬公斤,平均單產達420公斤,每年提供全國兩系雜交水稻母本用量的80%以上。從基本種植到科學研究,從糧食安全生產到科研貢獻,真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即便有這樣了不起的成績,施甸水稻制種的潛力仍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根據近幾年來施甸水稻親繁的實際情況及農業專家、科研人員的鑒定,施甸縣水長鄉、由旺鎮、仁和鎮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能夠滿足1萬多畝水稻兩用核不育系大面積繁育所需條件。也就是說,1萬多畝的兩系雜交水稻母本不僅能保障全國2.6億畝雜交水稻大田生產用種,還能造福更多地區的人民。

    03

      “十四五”期間,施甸縣計劃建設兩用核不育系繁育核心基地5000畝,年生產兩用核不育系種子210萬公斤,屆時可滿足140萬畝兩系雜交水稻制種,生產雜交水稻種子2.1億公斤,保障2.1億畝大田生產用種,滿足全國兩系雜交水稻推廣面積的95%。如今,這個目標近在咫尺,施甸縣將用自己的雙手攥緊“中國種子”,端牢“中國飯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一方稻田托起產業

      施甸壩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優點,年平均氣溫17.7℃,全年無霜期330天,年均降雨量97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274小時,年均相對濕度70%。適中的光照、溫度和雨量,保證了施甸培育的兩系雜交水稻母本能在最佳節令播種和收割。4月秧苗栽插后,9月稻種就可以收割了。

    04

      “與普通稻田中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的稻谷不同,制種的稻谷略顯青澀。這是因為要保證種子的活力,八成熟的時候就要進行收割。”施甸縣仁和鎮五樓社區一組的制種大戶李正湘說。

      10月中旬,施甸縣種植的制種水稻收割基本完成,像李正湘一樣的制種大戶把“戰場”從田間地頭搬到了倉庫。

      在李正湘家里,記者看到院子的三分之二都用來建了倉庫和烘烤爐。倉庫寬敞通風,一次可以存放上百袋水稻制種種子,可以想象“顆粒歸倉”時的場景有多么壯觀,F在,倉庫已經空了大半,剩下的很快也要被合作的制種企業收走了。

      “我承包了140多畝耕地用于制種,平均產量400公斤,按每公斤10元的收購價計算,有15萬元左右的純收入。”李正湘已經連續5年種植兩用核不育系水稻了,今年又是豐收年。除了李正湘家,施甸縣種植兩系雜交水稻的農戶絕大多數都獲得了豐收。

      “今年兩系雜交水稻種子的畝產好的有五六百公斤,差的也有三四百公斤,平均下來在四百五十公斤左右。”施甸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施甸縣兩系雜交水稻制種面積近3000畝,預計向市場供應良種140萬公斤,可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

    05

      為推動制種產業規;l展,施甸縣積極探索“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大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等10多家科研單位和湖南隆平種業公司、隆平高科等30多家企業到施甸開展水稻兩用核不育系選種和親本繁殖,帶動種植農戶800多戶,其中種植大戶27戶,穩定從事制種生產,良種培養能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繁殖水稻兩用核不育系197個品種,親本擴繁面積2.4萬畝,繁殖種子856萬公斤,有科研育種材料6萬份。

      同時,在制種大縣項目的支持下,施甸縣通過水稻科研基地、制種基地、高標準稻田和綜合服務區項目建設,建起核心科研基地520畝,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以“稻+”模式發展綠色產業,實現制種產業帶動300多戶各族群眾增收740萬元,還帶動全縣種植水稻1.6萬畝,產值達3782萬元。

    06

      目前,施甸縣以水稻良種產業為抓手,正大力推進全國最大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一江兩河熱區經濟帶、東西兩山冷涼山區經濟帶、施甸壩姚關壩田園觀光經濟帶“一基地三大產業帶”建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一種精神薪火相傳

      不同于普通水稻栽培,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環節多、要求高、管理精細。“從4月播種到9月收割,我們每天早晨8點下田,下午6點收工,緊盯每一株禾苗,確保種植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技術標準。”為了把種植技術推廣下去,實現畝產值最大化,保證全國的用種,今年已經50歲的徐光和同事們每天都深入田野與稻農并肩作戰。

      徐光是施甸縣水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2010年國家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的繁育在施甸縣落戶后,他和同事便一年四季扎在試驗田里,指導稻農種植水稻種子。風里來雨里去,轉眼12個春秋,每年的中秋節他都是和同事、外來專家、技術員一起在單位過的。

      其實,不止中秋節,徐光因為工作的關系不能回家過節,一年365天,幾乎有300天他都是在田野里度過的。

      育苗初期,徐光和同事們需要指導農戶采用秧盤式育苗,把秧齡控制在一個月左右,并按照這個時間節點及時進行移栽。移栽結束,隨即進入精細的管理環節,要進行2次施肥、6次噴藥防治病蟲害,為保障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種子的純度,中途還要進行6次左右的除雜……這些環節都需要他們去田間地頭指導每一個農戶,一天下來走的路就有幾十公里。特別是除雜時,徐光和同事們在每塊田里至少要走5遍,因為每個稻株在不同生育期要看5遍以上,才能把不是同一品種的雜株找出來。收割期間,他們還要查看稻種是否收割干凈,力求做到應收盡收。

      為了讓收割完畢的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種子得到及時烘烤,保證稻種不變質、發芽。徐光利用廢舊烤房的鍋爐、風扇、智能控溫器等設施,設計出簡易種子烘烤箱,為農民解決了曬種難的問題,既降低了曬種勞動強度,還節約曬種成本100多萬元。“我們在農戶家里建了30多座烤爐,一次性可以烤30多萬公斤種子。”徐光說。

      等到基地稻種全部收割入庫,徐光和同事們與駐扎在施甸的30多家科研院所及種業企業人員又開始馬不停蹄地精選種子,11月底精選完畢后將帶上每家每戶的種子樣品到海南進行純度鑒定,純度合格的種子明年5月份便可用于大田制種。去年,施甸繁殖基地為隆平高科提供了40多萬公斤種子,合格率達99.85%。

    07

      從播種到秧苗管理、栽秧、大田施肥、打藥、收割、烘烤,再到種子入庫監管,徐光和同事們緊盯每一個農戶、每一塊稻田,嚴把每一個環節,用時間和汗水保障了施甸基地繁殖種子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據了解,施甸縣結合“萬名人才興萬村”,不僅重點培養了徐光等一批農技推廣團隊,還組建了一支16人的農民黨員技術志愿服務隊,為“稻母”保駕護航。

      “我們將沿著袁隆平院士的足跡,繼續把施甸這塊基地做強、做大、做好,為全國提供更多優質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在這片用知識和汗水灌溉的稻田里,“禾下乘涼夢”激勵著更多像徐光這樣的人躬耕于田野,不斷探索施甸更寬廣的“稻”路。

      時光不停,征途不止。一粒種子落戶施甸、繼而成長成業的故事還在繼續……(寧玲 楊玲 王志林)
     

    關健詞:

    責任編輯:楊艷

    免責聲明:九龍網內容來源于本網和互聯網,如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對該部分主張知識產權,請來電或致函告知,本網站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否則,與之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推薦閱讀

      禾下乘涼不是夢。在施甸縣,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禾下乘涼夢”正照進現實。

    2023年12月18日 23:20

      中山村合作社得到了廣泛認同和贊譽,今年10月份,在施甸縣政協的支持下,中山村成立了政協委員工作室,并注入了5萬元工作經費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以100股參

    2023年12月18日 23:19

      元宵節這天,施甸縣五樓村的300多名群眾舞著三條長龍,從各個村寨匯集到村委會大院,金龍、青龍、麻龍,一條接一條的在院內盤旋,翻騰起舞。文化大舞臺上,

    2019年02月21日 18:13

      “單位是我家,榮辱靠大家,堅決捍衛家的榮譽,傾力維護家的團結,模范遵守家的規定,至誠至信,愛崗敬業,樂己樂人,清心清廉,為家的建設和發展而不懈努力

    2018年05月10日 22:50

      “黨員課堂”多樣學。以支部為單位,開展黨員學習專欄,要求每一名黨員自主學,交流學,分享學習心得,在黨員學習課堂上,大家一邊討論全會公報內容一邊認真

    2018年03月02日 18:39

      2月24日,我縣召開2017年度林地變更調查暨衛片執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會。會議安排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森林資源管理工作! h要求,要健全完善

    2018年03月01日 21:05

      近年來,施甸縣高度重視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堅持問題導向,著眼城鄉人居環境中的“堵點”“痛點”和“盲點”,緊緊扭住“重點”“焦點”和“要點”,從最關鍵

    2017年11月07日 10:39

    關于我們 | 媒體合作 | 廣告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保山市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舉報電話: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云南網警 | | 滇公網安備 53050202000001號

    電話:0875-2128698 傳真:0875-2128698 投稿郵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編輯QQ:516770808 廣告投放:18287516758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業信息備案許可證:滇ICP備13003931號-2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營業許可證:530502100020697 云南網警ICP備案:53050203402011號

    免責聲明:九龍網內容來源于本網和互聯網,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敬請在一周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本站新聞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21区_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_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